《清明上河图》如何流传历史
1101年,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御府。宋徽宗赵佶在卷首题五签,并加盖双龙小印(已佚)。
1127 年,靖康之变后,《清明上河
1101年,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御府。宋徽宗赵佶在卷首题五签,并加盖双龙小印(已佚)。
1127 年,靖康之变后,《清明上河
关于清明上河图,在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传说:明朝时候有一位地位不高的官员,名叫莫怀古。他家中藏有三样宝贝:一是《清明上河
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“清明”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:一,“清明节之意”;二,“清明坊之意”;三,即“清明盛世之意”。
将北宋都城汴京(今河南开封)末世的繁华凝为永恒的艺术形象的是《清明上河图》。它是一幅具有社会百科性质的宏阔画卷,在中国画史上名垂千古。
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在中
清明上河图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为北宋风俗画,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,属国宝级文物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轻
清明上河图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为北宋风俗画,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,属国宝级文物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轻
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。那么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“清明”与“上河”是什么含义呢?
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专家
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用笔兼工带写,设色淡雅,不同一般的界画,即所谓“别成家数”。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,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
1、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绝伦的工笔描绘了北宋末年徽宗时代首都汴梁(今开封)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,详实地记录了当
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北宋风俗画作品,宽24.8厘米,长528.7厘米,绢本设色,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。